香腸都還沒吃完我們就到了淡蘭吊橋
淡蘭吊橋位在淡蘭古道石綻段的入口處
全長約100公尺
停車場有點小,位置不多
雖是假日到訪但是遊客不多
因為寶貝恩恩在睡覺,和C先生二個人是輪流走到吊橋欣賞風景
走到吊橋上時看到二個穿雨衣的遊客一直看著遠方討論那到底是猴子還是什麼?
好奇下也跟著看了一下,發現有二隻很像猴子的動物站在溪邊休息
回到車子恩恩也醒了!
問了C先生他說也有看到,不過看了老半天都沒動,也猜不出是什麼動物
帶著睡飽的恩恩我們到了石綻老街,這裡路邊停車還滿方便
剛好停場的地點就在礦工推車雕像旁邊,這是模擬早前時候礦工採礦的景像
以前的石綻礦曾是主要的經濟來源,煤礦沒落後人口外移,所以立了這個雕像紀念
下車第一站就先來吃個一粒粽填飽肚子
粽類選擇很多,連淡水魚丸湯都有
和MR.C選了石綻桂花粽及干貝蛋黃粽
桂花粽裡面包的很簡單就是豬肉跟蓮子,入口有股很濃的桂花香
干貝蛋黃粽多了蛋黃及香菇,二種粽子的米粒粒粒分明,香Q好吃!
整體而言非常推薦
隔壁的珍吉手工饅頭網路上有人推薦,不過和MR.C都沒有吃饅頭的念頭這次就跟它揮手再見
石綻東街
昔稱內月仔,清朝石綻開發早期這裡是當時茶的買賣集散地,因為西街腹地小,便有人開始往東街居住,就此帶動東街的發展
道光年間形成一個小街市,過去石綻東街很熱鬧,日用百貨什麼都有,因此又稱小迪化街
石綻老街上有一必吃美食為王氏豆腐,不過和C先生已先在深坑老街吃了不少豆腐了,這次又只能揮手再見
石綻老街以石綻街上的萬壽橋分為東街及西街
以前坪林到石綻或是台北要去坪林、宜蘭都要經過這條街
這裡最特殊的就是吊腳樓式的建築
這是居民為了解決腹地狹小所發展出來的
石綻東街街道因為房屋距離很近,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因為街道的上方都被建築物所覆蓋,也形成了全台唯一的不見天街
不見天街入口有個必吃的豆腐提拉米蘇
蛋糕吃下去很綿密,有股淡淡的豆腐味
另外還點了一個豆腐起司蛋糕,相較起來還是豆腐提拉米蘇比較特別
不見天街裡還有個知名美食就是阿嬤麻糬,當伴手禮很不錯
街裡還有一個過去是中藥房的石頭厝,約民國前六年建成,已有百年歷史
右邊的廚房晚了數年建成
石頭屋是指東街裡兩戶相連的中藥行與雜貨舖
裡頭的階梯牆壁都是鑿石而成,大廳裡擺設中藥櫃、石臼、手秤等先人遺留的器物
裡頭還有個防空洞
一進到裡面潮濕味非常重
空間不大,大概只能容納不到十人
石階原本是可以上去的,不過現在已禁止進入
到了這裡可以體驗一下前人生活的感覺
不見天街有個可以走到溪旁的階梯
這裡數年前實施封溪護魚,現在溪裡魚類非常多,水質也非常清澈
在溪裡還不時看到這種很特別的鳥類,查了一下好像叫成鳥?(被Mr.C糾正了,正確名字是夜鷺XD)
往前走有個遠光打鐵店
傳到現在已經是第三代,也有百年歷史
前總統陳水扁及前新北市長蘇貞昌都曾到訪參訪
到了石綻老街走一遭之後,突然升起了一種這才是老街的念頭
存在百年歷史的建築物,在台灣已不多,這幾次和C先生出遊的老街裡面,給我最深感觸的大概就是石綻老街
一個從繁華熱鬧到漸漸沒落走入歷史的老街!
時間允許的話不彷到這裡走走看看囉!
淡蘭吊橋
新北市石碇區106乙縣道雙溪口68-8號
石綻一粒粽
新北市石碇區石碇東街109之1號
石綻老街百年石頭厝
新北市石碇區石碇東街53號
遠光打鐵舖
新北市石碇區石碇東街12號